蒙古文期刊分类研究
当前较系统归纳研究当代蒙古文期刊的专著有《中国蒙古文期刊概况》(1993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和《蒙古文期刊概述》(201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两部。这两部专著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当代蒙古文期刊进行了分类,可是却没有明确其分类的依据和方式,更没有深入探讨研究。期刊分类的主要意义在于“认识了解各类期刊的本质特征,探讨期刊编辑活动规律,掌握期刊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发挥期刊的社会传播作用和文化传播价值”①。虽然说期刊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其总体分类原则是明确同一前提下,进行统一归类。笔者依据中国当代蒙古文期刊的内容性质,将其分为理论期刊、学术期刊、专业期刊、文艺期刊和画刊5大类。
一、党建理论期刊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也指辩论是非、争论和讲道理。蒙古文版理论期刊的概念也可以归纳为:呼应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紧扣社会脉搏,用民族语言文字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和辅导广大干部学习理论,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具有权威性的工作指导和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政治理论蒙古文期刊为中央民族出版社蒙古文书刊编辑室翻译出版的《红旗》杂志,创刊时间为1958年6月1日。这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政治理论性刊物。从1982年开始,这份期刊也承担着指导干部理论学习的任务。该期刊1988年7月1日更名为《求是》,《求是》杂志出版发行90期,于1996年停刊。《红旗》杂志蒙古文版共出版486期。1960年1月1日在呼和浩特创刊的蒙古文版《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唯一一份蒙古文机关刊物,是最权威的蒙古文党建理论期刊。该期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与任务,尤其是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是该期刊的重要内容。为此,《实践》始终坚持宣传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先进经验,并把先进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广泛宣传。当代蒙古文期刊事业大家庭中,党建理论期刊只有两份,一份已于上个世纪中叶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另一份承担着宣传党的基本路线,传达民族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坚持正确思想路线,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地区改革发展,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舆论工作。
二、蒙古文学术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信息网指出,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蒙古文学术期刊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以蒙古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用学术话语体系探讨特定的学科领域相关问题。根据蒙古文学术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性质也可以分为科研单位与社会机构主办的学术期刊以及高等院校主办的大学学报。
(一)科研单位与社会机构主办的学术期刊
当前出版的蒙古文期刊中科研单位与社会机构主办的学术期刊有8种,分别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内蒙古社会科学》和《中国蒙古学》、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蒙医学》、蒙古族科学史研究所出版的《科学》、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主办的《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西部蒙古论坛》、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蒙古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疆翻译协会合办的《语言与翻译》。蒙古文学术期刊史上,最早的学术期刊是1954年创刊的《蒙古语文》。该期刊现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全国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委员会共同创办的蒙古语文工作综合性刊物。该刊以“宣传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使用和发展民族语文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款指示、交流经验、指导工作、活跃学术研究、促进语言规范”为办刊方针,介绍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研究探讨发展蒙古语文的方法和策略,设有《协作》《社会语言研究》《语法》《词汇研究》《名词术语》《翻译研究》《社会语言研究》《民俗》等20多个栏目。创刊于2016年4月的《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主办的全国唯一的用蒙古文出版发行的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及新媒体学术交流的刊物,在传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学术思想、推动创新、引领潮流、探讨融合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等院校主办的大学学报
“高校蒙古文版学报是我国高等学校学术期刊中的蒙古语言文字版学术期刊,是我国高等学校主办的用蒙古语言文字刊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期刊”,②是用蒙古语言文字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具体贯彻落实的表现之一。根据笔者统计,全国现有17种高等院校蒙古文版学报,其中CN号的有11种,内部交流资料有6种。从研究领域看,自然科学版有2种,医药科学版有2种,哲学社会科学版有5种,综合版有3种,财经类有1种。从刊期数据看,刊期最长的为半年,最短的为双月刊。多年来,像全国高校其他学报一样,蒙古文版学报也在探索特色化办刊之路。其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集中刊发某一重点学科或重点领域的学术成果,办特色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依托本校蒙古学研究的雄厚实力和国内外蒙古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凸显了本刊的蒙古学综合特色。《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古文版)充分利用本校蒙医药学研究的科研教学资源,突出了本刊的国内外唯一的蒙医药学高校学报的专业学科特色。其二,依靠本校重点学科,突出学报的学科特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开设了《民俗研究》栏目、《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开设了《科尔沁文化研究》栏目、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报《蒙古学研究》开设了《蒙古思想史研究》栏目、《赤峰学院学报》(社科蒙古文版)开设了《蒙古语文教学研究》栏目等等。其三,草原文化、蒙古学研究是内蒙古的特色,也可以作为学报创品牌的特色。内蒙古的高校学报充分利用草原文化、蒙古学研究优势和民族文化大区的特点,创出自己的品牌。如:内蒙古大学的蒙古语研究、蒙古史研究、蒙古文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蒙古秘史研究、蒙古文献学研究、蒙古宗教文化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科尔沁文化研究、蒙古文学发展史研究等等。新世纪伊始,《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蒙文版)、《通辽职业学院学报》(蒙文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蒙古文·综合版)、《河套大学学报》(蒙古文·综合版)、《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蒙文版)、《民族财经研究》(蒙文版)、《蒙古马研究》等一批高校学报的创刊,为当代蒙古文期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专业期刊
“专门性期刊是指刊登某种学科、某专业、某体裁、某特定方面文章的期刊”。③笔者认为,蒙古文专业期刊是通过宣传党的某领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协调社会发展的期刊。1949年12月创刊的《内蒙古公安》是当代第一份蒙古文专业性期刊。它是内蒙古自治区公安系统唯一一份蒙古文期刊,也是全国仅有的公安战线蒙古文专业性期刊。当代蒙古文期刊事业中,专业期刊的种类和拓展的领域均相当可观。目前,有正式刊号出版发行的60种蒙古文期刊中专业期刊有20种,占总数的33%以上。其中,蒙古文科技期刊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除了专注科技工作和科学普及类的蒙古文期刊《内蒙古科技》和《身边科学》外,《科学》杂志进入新世纪后转型成为专门研究蒙古族科学技术的专业学术期刊。《内蒙古畜牧业》《新疆畜牧业》不但把专业期刊的触角伸向新的领域,而且填补了蒙古文期刊没有经济类专业期刊的空白。教育类专业期刊,过去只有《内蒙古教育》,1984年诞生了针对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阿拉腾温都斯》,1986年又创办了课辅读物《向导》,加上“文化大革命”后期创刊的儿童读物《娜荷芽》,使教育类专业期刊的结构更趋完善。在这类期刊中,《内蒙古青年》《内蒙古妇女》《花蕾》《中华民族》《社会》《新闻论坛》等青年、妇女、少儿、民族工作、社会生活、新闻工作期刊也比较亮丽。在新时期,专业期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办刊经验越来越丰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文艺期刊
蒙古文版文艺期刊是指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政策,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民族文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作家队伍服务,专门刊登文学和艺术原创或编著作品及其评论的期刊。目前,有正式刊号的文学艺术类期刊16种,占60种蒙古文期刊总数的约27%。其中,纯文学期刊、文学艺术综合性期刊和文学评论期刊显得特别活跃。
(一)纯文学期刊
当代蒙古文版文艺期刊历史悠久,种类多样。《花的原野》是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国内外著名的蒙古文文学期刊,1955年1月10日创刊于呼和浩特,创刊初期刊名为《内蒙古文艺》,24开本,1957年1月更名为《花的原野》,变为16开本,现为大16开、112页,每月15日出版。它始终保持着权威性、前沿性、一流性,为蒙古族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民族团结、祖国边疆的稳定与发展,做着积极的贡献。2005年,《花的原野》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即二等奖),是内蒙古期刊界迄今获得的最高奖项,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界也是首次。1979年创刊的《世界文学译丛》是专门介绍世界名著和文学新动态的期刊。其翻译和转译发表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办刊方针,为蒙古族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又为促进世界各国民族文学的交流做出了贡献。1980年创刊的蒙古文期刊《潮洛濛》主要刊发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通过这一期刊的指导与培养,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作家。《满巴扎仓》《硝烟弥漫的草原》《啊,伊希策林》《魔鬼岭》等许多优秀作品一经刊登,便在文学领域、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外,2009年新增的《民族文学》蒙古文版也是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文学期刊。这些相对纯文学期刊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文原创文学作品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本土作家成长成熟的平台。
(二)文艺综合性期刊
1956年冬在呼和浩特创刊的《鸿嘎鲁》是第一份群众文艺综合性期刊。该期刊发表健康有益的文艺作品,为广大蒙古文读者提供阅读作品,为文艺演出队提供演唱材料,从而活跃和发展群众文化,培养和造就蒙古族文艺创作队伍。蒙古族聚居地之一的新疆的第一份文艺期刊《启明星》于1957年10月在乌鲁木齐创刊。之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办的《花的草原》综合性文艺期刊于1980年1月在青海省德令哈市创刊。该刊除设有《散文》《诗歌》《理论研究》《百花园》《美术工作》《摄影》等固定栏目外,还开设不固定栏目。巴彦淖尔市文联主办的《陶茹格萨茹娜》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份盟市级蒙古文文艺综合性期刊,创刊于1972年。该期刊开辟了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文联创办文艺期刊的先河。之后,通辽市文联主办的《哲里木文艺》、鄂尔多斯市文联主办的《阿拉腾甘迪日》、赤峰市文联主办的《西拉木伦》、锡林郭勒盟文联主办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市文联主办的《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盟文联主办的《辽阔的草原》、兴安盟文联主办的《金色的兴安岭》、阿拉善盟文联主办的《阿拉善文学》等蒙古文文艺期刊先后创刊,形成了蒙古文文艺期刊的矩阵,对繁荣发展蒙古文期刊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文艺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1981年创刊于呼和浩特的《金钥匙》是第一份以蒙古族近现代文学史研究、评论为主的学术性期刊。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内蒙古艺术》是艺术领域侧重评论性的期刊。它挖掘、整理蒙古族传统文化遗产,展示新作品,结合艺术研究和艺术理论及评论为主要内容,是为内蒙古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用蒙古语演出的专业和业余艺术团体及读者服务的综合性期刊,设有《艺术研究》《作品评论》《文化遗产》《漫语》等栏目。蒙古文期刊事业中,文艺评论是个薄弱环节。“加强文艺评论工作,除了依靠评论家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批评创造良好的条件”。④“要建立和完善文艺评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方评论等工作机制,举办研讨交流活动,保证评论的独立客观、公正权威”。⑤中国当代蒙古文文艺期刊由“文化大革命”前的3种增加到现在的16种(其中1种为“文化大革命”后期创刊的期刊)。文艺期刊不仅是数量上增加了,而且新增文学评论、文学翻译、民族传统艺术、音乐、歌曲等文艺期刊,这些期刊改变了文艺期刊的结构。同时,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有助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宣传和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五、画刊
从1948年中国第一份民族画刊《内蒙古画报》创刊算起,蒙古文版画刊已有70年的历史。除了创刊于1951年的全国综合性大型蒙古文版画刊《人民画报》在1989年停刊外,现在国家级大型画刊《民族画报》蒙古文版和省级画刊《内蒙古画报》刊登了民族地区大量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的内容,见证了民族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变化,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珍贵图片。《内蒙古画报》是蒙古文期刊事业中的第一份画刊,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份蒙汉对照大型画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的前身为创刊于1948年4月的《内蒙古画报》,当初是以画为主的蒙汉对照报纸,四开一张,每月一期,由内蒙古日报社主办。1954年,《内蒙古日报》和原《绥远日报》合并之后,《内蒙古画报》从报社分离出去,独立成立画报社,开启了其辉煌征程。《内蒙古画报》是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的综合性画刊,以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力求用美的形式去表现和传递内容信息,显示出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欣赏性,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民族画报》创刊于1955年,周恩来总理为其题写刊名,以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六种文字出版发行。《民族画报》蒙古文版是该刊六种文版之一,从1955年2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考虑到蒙古民族的实际情况,该刊采用蒙汉双语出版,从标题到正文以及图片说明均有两种文字,便于广大蒙古族、非蒙古族读者阅览。总之,蒙古文版画刊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展示民族风采。即国内蒙古族聚居地独特的文化风采和国内外兼顾的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二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充分调动有限的篇幅,展示了刊物的时政性、民族性、通俗性、严肃性、丰富性、权威性。以画刊形式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反映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情况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