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溪芮 | 传统节日的活化,要立足于新的社会矛盾

2018-06-19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将在六月十八日(农历五月初五)翩然而至。不知从何时起,端午节的种种传统习俗渐行渐远,这一节日留下的似乎仅仅是吃粽子这样简单的形式了,甚至有人干脆将这一天称之为『粽子节』。对于很多人特别是身处都市的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像是被晒干的咸鱼,缺少了文化韵味,只剩下干枯的形式。这或许也是一些人觉得传统节日乏味,更愿意过气氛欢快洋节的原因。但实际上,作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自古以来便有着划龙舟、挂艾草菖蒲、食粽、沐兰汤、放风筝、佩豆娘、拴五色丝线、制凉茶、戴香包等极其丰富多彩的习俗内容。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其一,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其二,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此观点;其三,部分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其四,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

或许,在今天根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考证端午节的起源究竟为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有哪些部分是需要保留以及传承的,更有哪些部分是需要今人立足传统并对其进行活化的,以令其可以自然而然地、实实在在地存活在现代生活里并为其服务。在本期『特别策划』中,在粽子的清香中,各位采访对象一边讲述着他们记忆中那些充满温情的端午节,一边也在与我们进行着相关问题的讨论。

 

马溪芮

中国传统香文化研习者、三昧兮工舍主理人

如何将包括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形式、内涵在当代进行巧妙的创新、活化,使之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下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可远观”的“死物”,是当代人的责任,很多有识之士为实现这一目标一直在孜孜以求,中国传统香文化研习者、三昧兮工舍主理人马溪芮就是其中的一员。据悉,今年的端午节前夕,三昧兮工舍计划在北京举办相关主题展览,以向公众展示、介绍有关端午节的各种文化习俗和节日物品,除此之外,还将开展包括讲座、香囊制作沙龙等一系列配套活动。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典型的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等,但这些“历史人物纪念说”往往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难以置信。在马溪芮看来,端午节始出图腾祭祀,与自然时序、祛病防疫相关,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还是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抑或是对未来无疾无灾的祈福之愿,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这一初衷出发,古人在端午这一天增加哪些‘戏份’都不过分,我猜测,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也许是因端午的‘祭祀追思’色彩而产生的吧。”马溪芮说。

在马溪芮看来,端午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遵时守序、祛病防疫的提醒,也是人们归乡探望、祈福向好的时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忽略了很多,‘节日’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这些传统时节不只提供了生活‘攻略’,更重要的是这些攻略背后的智慧,我们如何传承这些智慧,把这些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才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比如,我们今天有更多可以解决梅雨之霉的方式,也有更多可以祛病防疫的方法,而这一天,让大家都意识到需要为此做些什么,就已经是最好的传承方式了。”马溪芮说。

“枷枣树”:端午节的特别习俗

马溪芮的的家乡在河北省东光县的一个小村庄,每年端午节,都是麦收时节。他回忆道:“

与南方的梅雨季节不同,这段时间,我的家乡阳光明媚,天气干燥,人们要趁机赶收小麦。所以每年的端午节也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即便如此,娘也会拿出一天时间包粽子。粽子都是端午节头一天包好,我们当地的粽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江米和自家产的金丝小枣(我的家乡盛产金丝小枣),一种是黄米和小枣,娘还会再多包一种八宝粽,主要材料是绿豆、花生、江米、黄米和金丝小枣。包好的粽子,要到晚上才煮,与平时做饭烧秸秆不同,煮粽子必须要用木头,娘说那样火硬,能让大铁锅里码满的粽子熟透。锅的最上层放的是鸡蛋。端午节的早饭,要先吃鸡蛋,再吃粽子。家里的老人说吃了这些鸡蛋对身体好,我想这应该是后来人们的变通做法,与南方避五毒挂香药包的初衷相似,都是表达祛病防疫的愿望吧。”

马溪芮告诉记者,端午这一天,他的家乡家家户户最特别的习俗应该是“枷枣树”,一大早,他就在砍树的声音中醒来,只见父亲拿着斧子,在院中的枣树上砍出一圈凿痕,大致就是最外层的树皮被砍掉一层,形成一个像“项圈”的“枷锁”。他从屋子里出来,看到整院子落满枣花,黄绿色的一地。他追问为什么,父亲说砍掉了树皮,枣树就能多结枣,但当时的他依然不解。后来,查资料后才发现,“枷树”实际上就是对枣树实施“开甲手术”,即环剥树皮可以复壮树势,提高坐果率。古人发现这个规律后,开始了用枷锁、棍棒抽打到刀割树皮等做法以提高产量的探索。而端午节正是对枣树实施这一“枷刑”的最佳时节。至今,民间还流传有“贾道台审枣树”的故事,以此来推广用“枷枣树”来增收的这一农业技能。有史料记载,南宋时就有类似的故事流传。

民间艺术家施建萍正在为端午节香囊编制绳结

传统节日的活化,要立足于解决新的社会矛盾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倡导,社会上会经常出现一些结合传统节日而举行的活动,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在如何看待传统节日在当代的活化和创新方面,马溪芮认为,自古以来,商业都是使传统节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一股力量。在今天,传统节日成了商业的主战场,也包括一些外来节日,甚至还有一些自创节日,比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但这些年,传统节日总给人们一种‘别扭’的感觉,比如过年贴春联变成了像贴‘海报’的形式,花里胡哨一片,内容往往千篇一律。这些春联都成了商品,印刷的优势被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成了传‘丑’的载体。中秋节的月饼,创新口味过度包装,却总是少了些美好的滋味。端午节的香囊,粗制滥造,打着传统的名义,但往往是‘绣花缎子装草包’。”在马溪芮看来,传统节日的美好,正在“琳琅满目”中变得丑陋粗俗,这些责任是否应该强加给商业呢?这样当然不公平。这其实正是整个社会面临的新机遇,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在他看来,谈传统节日的活化和创新,关键要站在如何解决今天新的社会矛盾上来看待和思考。

马溪芮说,以前,我们认为“有”就好了,比如,端午节的香囊,现在我们要“好”的才行,何为好?首先它要是好的产品,是真材实料,天然健康的成分;其次要有好的工艺,或传统或现代,但质量要好,造型要美,纹样要精,功能设计要真正符合今日生活所需;最后它要有好的文化渊源,或美好生活的寓意。这些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能力,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产品创新也是另一种提高普世审美的努力。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在大力度倡导传统文化,博物馆、美术馆也在积极开发可以应用到现代生活中的文创产品,这些与传统节日的活化创新都是相得益彰的。

具有传统活化能力的民间艺术家稀少

采访快结束时,马溪芮告诉记者,今年三昧兮工舍为端午节设计研发了20余款香囊,涉及金银、玉石、织绣等传统材料,他和团队为此寻访了数十位民间艺术家,以银香囊为例,他们就走访了豫西、晋中以及黔东南地区。“这些活跃在民间的传统手艺人,他们的技艺世代相传,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以说是活着的‘国宝’。他们或技艺独到,参与博物馆的文物复原与修复;或驻守传统,只为服务地方民俗而传承;也有民间艺术家放眼未来,在做着将传统技艺引入当下的探索,宋殊明就在做着这样的努力。我们这次端午主题展览中银香囊的作品就出自他手。他的錾花工艺线条流畅,力度沉稳,纹样清晰而生动,可见其在传统工艺境界的高度。而在设计元素的表现及造型创意方面,他又非常懂得结合当下,对现代设计的把握恰到好处。同时,又有极强的工艺实现能力。”

马溪芮说:“通过走访,我深刻意识到这种真正具有传统活化能力的民间艺术家十分稀少。这种感受使得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也越来越深刻,所以我们未来在文创开发以及传统古香方复原创新方面的职责也就愈加清晰,提倡传统文化,又要活化创新不拘泥于传统。”

本文来源: 文化月刊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宝宝起名

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并给予反馈。
相关期刊推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散文百家

散文百家

中国文学 - 省级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传媒科技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大经贸

大经贸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时代教育

时代教育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体育风尚

体育风尚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课堂内外(小学版)

课堂内外(小学版)

初等教育 - 省级期刊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汽车实用技术

汽车实用技术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中文信息

中文信息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