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嘱托,为了和农牧民共赢,伊利扛起了这些“担”!丨品牌
3月5日下午,习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审议中,总书记谈到经济转型发展时说:“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他用“羊、煤、土、气”来概括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其中“羊”是畜牧业,也包括内蒙古的支柱产业——乳业。怎样让传统的乳业走出一条新路,带动更多的农牧民致富?
在那天的审议中,有位代表来自伊利集团,叫李翠枝,她的汇报题目就是“促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共赢”。
早在2014年,习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就曾强调了龙头企业在扶贫攻坚、带领当地农牧民致富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他说,“要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据李翠枝代表介绍,这些年,伊利坚定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结合一线实践,在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方面,“首创了‘四个联结’的做法,解决了农牧民面临的技术弱、融资难、风险大、转型慢等实际困难,让农牧民与企业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这四个联结就是伊利的“四大法宝”!
“法宝No.1”
技术致富:“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伊利集团作为乳业龙头企业横跨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上游链接数百万农牧民,下游对接十几亿消费者。但是,一直以来,“农牧民在生产中普遍面临奶牛养殖的技术门槛高,农牧民的养殖水平和牧场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李翠枝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伊利深入农牧业上游,不仅为农牧民提供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还成立了“奶牛学校”和“牛二代训练营”,为他们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一位农牧民介绍,当地奶农一看到伊利的工作人员,都特别兴奋,争先恐后地赶来,就为听一堂培训课。在实践中,伊利放弃了生硬的填鸭式培训,更多的是请来国内外知名专家当导师,手把手地教农牧民如何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除此之外,伊利还根据农牧民的个体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技术、管理、财务等全方位的培训计划。
从2014年至今,伊利累计在全国组织了800多场牧场管理专项培训和专题讲座,培训农牧民近20000人次,让那些在外界看起来“根本不会养殖”的新一代牧场管理员,顺利接过了奶牛养殖的接力棒。
“法宝No.2”
金融扶持:伊利攻克牛羊不能抵押的融资难题
“家缠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俗话揭示了中国农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购买青贮饲料要花钱,拓展养殖规模要花钱,改善设施设备要花钱!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直以来,由于牛、羊等牲畜和土地都不能抵押,农牧民往往都面临抵押物缺乏、信誉证明难等融资窘境。
如何突破农牧民缺钱难融资、金融机构有钱难评估的行业瓶颈?伊利在实践中探索了“金融联结”的模式,实现了龙头企业“一手托两家”:一方面以专业视角清晰洞察农牧民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为他们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另一方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强强联手,针对农牧民需求推出相关金融产品。让核心企业承担金融风险,破解了牛羊不能抵押、缺乏融资渠道、农牧民融资难的历史瓶颈。
从2014年开始,伊利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青贮保”“牧场保”等12个金融产品,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十二个宝宝”,这些“宝宝”在行动中,切实地解决了农牧民的资金难题。每年秋季是奶农储备全年青贮饲料的时候,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农牧民缺乏资金来源,而“青贮保”则能帮助他们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融到资,解决他们储备青贮饲料的资金问题。
截至目前,伊利已帮助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143户农牧民融资总额超过了33亿元,同时还为供应商、经销商等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了105亿元的融资,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共赢发展。
“法宝No.3”
产业联结:种养一体化破解农牧民“小、散、弱”
如今,我国农牧民在种植和养殖上依旧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的问题,种草的、养牛的都有,竞争力不强。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伊利身为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的号召,按照“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原则,通过“产业联结”,实现了奶牛养殖与种植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家庭牧场逐步实现种养一体化,2017年伊利开展了优质青贮补贴专项行动,通过政策倾斜的方式,给家庭牧场发放补贴4000多万元,并且大力推动青贮种植户与奶牛养殖户签订订单,全年增加农户青贮玉米收益约16亿元。
对于这样踏踏实实落实到户的行动,曾有农牧民高兴地说,“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全靠伊利,我们才能有今天的规模。”近年来,伊利进一步加大牧场建设力度,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牧场达1200家,为当地奶农的奶牛养殖提档升级,提供了标杆和示范。
“法宝No.4”
风险共担:为农牧民撑起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十年九旱,看天吃饭”。自古以来,农牧业都面临着风险概率大、发生频率高、损失规模大、区域效应明显等问题。再加上农牧业生产自身存在着周期性,以及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仅靠农牧民自身很难维持整个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为此,伊利作为行业龙头,通过与农牧民定合同、定价格、定质量,帮助他们抵御市场风险。通过这种“风险联结”的模式,伊利为农牧民撑起了一顶遮风挡雨的“保护伞”。自2014年以来,面对国内原料奶会出现的阶段性过剩现象,伊利为了保障奶农利益,维护生鲜乳收购秩序和奶源市场稳定,顶住了经营压力,额外投入7亿多元,帮助农牧民喷粉消化过剩原料奶,仅2017年一年就消化30多万吨,保障了奶农的收益,维护了行业的稳定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伊利作为乳业龙头,通过“四个联结”,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李翠枝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关于‘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嘱托,继续努力,把利益联结机制巩固好、发展好,为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