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如何开题?
博士论文可能是博士生涯最为重要的作品,这其中不仅仅是学术成果的汇聚,更是人生经历的升华,算做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吧。万事开头难,既然博士论文如此重要,如何走好第一步,开始我们的写作旅途,便成为所有博士研究生都很关注的问题。很多同学由于迟迟不能开题而打乱了后序的学习计划,甚至遗憾延毕。笔者前不久通过了开题答辩,算是走完了这最初的一步,想在此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从何处开始
现代标准的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从“迷思”(Puzzle)入手,从而发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那么找到“迷思”便是博士论文研究的起点。简单来说,实践和理论出现冲突之处,便是“迷思”产生之处。举个例子,书上说西瓜是甜的,你吃到的西瓜却是苦的,那么“迷思”便产生了,为何我的西瓜和书中所说的西瓜不同?
但是,并非所有的“迷思”都是值得研究的,这就需要我们回归到书本文献之中,去探寻前人的足迹和努力,自己发现的“迷思”是否是研究的空白或者不足,是否具有理论意义,亦或者是否是有趣的。
一个极少有人触碰的领域并不一定是前人的疏忽,也许是这一领域本身并没有研究价值,或者无法取得必要的证据,难以开展研究。我们要抱着大胆假设,谦虚求证的心态。当你在浩繁的文献中发现了一处空白,请保持冷静,仔细想想为何很少有人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激情蒙蔽了理性的决定,最后在开题答辩上前功尽弃。
同样,没有理论意义的研究虽然不一定就是不值得研究的,但是既然作为博士,总是怀着为人类知识世界贡献微薄之力的情怀,还是希望做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研究。当然,研究角度的不同也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如果单纯研究如何能够在UNO游戏中获胜显然理论贡献不足,但是如果尝试将其和博弈论相联系,上升到牌类游戏的普遍性,可能会做出令人更感兴趣的东西。
再往前推一步,我们从何处发现“迷思”,这个问题其实比迷思的形成更为重要。理工科的朋友可能更多的是基于课题组的发现和导师的指导,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朋友则需要从身边的社会现实着眼发现“迷思”,特别是研究国家、社会等的社会科学,更需要擦亮双眼,留心身边发生的社会现实和变化,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校园之内,更要走出校园,接一接底气,高头讲义里的都是被人做过的研究,只有不断发生的社会故事才值得我们新生代的关注。比如为什么医院附近会存在较多的地下宗教团体,为什么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对于谣言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自己所在的城市要费时费力去参评一些为普通市民所诟病的奖项,即便官员也不一定会因此获得晋升,甚至还有被查处的风险,等等。
从何时开始
现在国内的博士学制从三年改为了四年起,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博士生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以及满足毕业的其他要求,初衷是好的,但是能否起到效果仍需要观察。内地博士生的学制看似时间很长,然而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和资格考试就有可能占据博士学习阶段超过一半的时间,真正留给博士生完成论文的时间并不长,短则一年,长则二三年。为了将有限地时间尽可能地利用起来,我们需要早谋划自己的题目。
笔者认为,形成博士题目想法的最佳时间是在课程结束之初到准备博士资格考试的期间,具体的时间根据个人的想法和导师的交流来确定。之所以这个时间最佳,一是通过一定时间课程的学习,对于本专业的领域有了深入的认识,特别是跨学科的学生,笔者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自行进行了较为简单地总结,发现了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的几条脉络,这样为选题的方向打下了基础;二是准备博士资格考试可以更加系统和明确地了解自己未来的研究领域,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可能的选题。笔者的课程学习结束于第一学年,当时最后一门课的老爷爷就让我们写出了自己初步的研究计划,笔者就是在那时候开始了新的选题。随着博士资格考试的准备,笔者对选题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调整,但始终没有偏离大的方向。
在开始博士学习期间,自己最初带来的想法可能会受到彻底否定,要敢于放弃,敢于跳出自己的过去的“舒适区”。笔者带着自认为比较成熟地研究计划(基于笔者的硕士论文)信心满满地开始博士学习生涯,结果第一学期就遭到了当头棒喝,被系里的老师很不客气地“枪毙”了。导师也建议我重新选择题目,他的理由很简单:原来的题目你已经做了三年了,可能再做你会很熟悉,但是我希望你可以有自己新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于是,我重新选定了一个方向,重新选题并不是另起炉灶,也一定是基于你过去研究中的内容,可能当时并非是主要内容,但可以成为新研究的思路。
如何从开始到开题
何处开始,何时开始,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顺利开题。想法最终要落实到纸面上,笔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虽然在一开始选题的时候就确定了,但是随着文献资料的深入、和老师同学的请教沟通,笔者也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才最终确定全部的框架和细节,提交了开题申请。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无论是技术性的还是方向性的指导文章已经很多了,他们的水平比笔者高多了,笔者这里谈一谈开题报告以外的部分。
一切从研究对象出发,不要迷信文献。研究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因为只有现实发生,才会被研究者所注意,被剖析。因此,文献中的结论虽然有参考价值,但不盲目相信。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特性,因此,即便是现有文献中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定义,也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自己的观察到的实践和调研结果出发,也许会有新的角度。
多方听取意见,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中,既要防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倾向,也要防止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淖。和老师同学交流,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新的研究起点就是在这样的火花碰撞中发现的。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遭到否定,有时候要抛去沮丧的心情想一想,对方提出这样的问题是自己的研究确实有问题还是对方对自己的领域不了解的误判,切不可别人一批评就放弃自己的立场,随声附和,这样不但不会让人觉得谦虚,反而是心虚的表现。
认真对待开题答辩,反复练习。开题答辩的严肃程度并不亚于论文完结答辩,它决定着我们的研究能否开展,这既是对自己找寻研究问题能力的检验,也检验着自己对自我研究的掌握程度,应当认真准备。准备开题答辩的过程,是锻炼表述自己研究的能力的过程,如果自己都无法说清楚自己的研究,要么是表达能力出了问题,要么就是对自己的研究还掌握不足。我们应该训练自己在不同时间段内把自己研究说清楚的能力,两个小时、四十分钟、二十分钟、五分钟甚至三句话,都要能说清楚自己的研究,这是今后无论是否从事学术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募格学术原创/授权;作者:昱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