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职称评定大变化!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实施一年来,各地纷纷出台细则,推动落实,成效初显。
目前,北京、重庆、湖北等多地已发布职称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黑龙江
不将论文作为评价的限制性条件,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破格晋升高级职称。更加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的考察,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注重对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的考核。
打破户籍等条件制约,在黑龙江省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全覆盖”。
北京
2月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
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业绩权重。例如,卫生技术人才按照临床为主和科研为主分类评价,突出临床实践。
• 人才可自选代表性成果替代论文
职称评价将全面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人才可自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质量。除论文、论著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人才的代表作还可包括专利、项目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等。
• 新增4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创新6类晋升方式
新开通了优秀外籍人才、港澳台人才、自由职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职称申报渠道。此外,还创新6类晋升方式。例如: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做出重要贡献的基层人才可单独评审、优先评聘。
重庆
《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此外,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
湖北
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意见》提出适当放宽学历、资历限制,可以教案、病案、项目报告、技术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等替代论文作为评价要素。
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作为职称评审的前置必备条件,全面取消外语和计算的门槛设置;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特殊人才可直接认定正高级。
甘肃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将不再做统一要求,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和职称评审公开制度、承诺制度,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
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绿色通道,不论体制内、体制外,职称申报评审将不受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
福建
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探索将正向激励内容纳入评价指标。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突出分类多元,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区分评价考核重点,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等评价指标的权重。
内蒙古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
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明确规定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各系列中级(工程系列副高)及以下职称,不再将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只作为参考性条件,将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替代论文要求。
宁夏
对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由用人单位、系列评审委员会自主确定对外语能力的要求。
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在证书证件、业绩条件等方面弄虚作假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突出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评价。合理设置和使用职称评审中的论文、研究成果等评价指标,实行差别化评价。突出专业技术人才业绩贡献评价。
江西
向地区、行业和用人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扩大专业技术资格自主评审范围,进一步加大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细化职称系列专业,在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职称评审专业。
畅通离岗创新创业专技人才职称申报机制,加大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倾斜力度,搭建高端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