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主要研究一致认为地球正在进入可怕的新气候阶段

根据两项主要的全球研究,地球正在跨越全球变暖 1.5°C 的阈值,这两项研究共同表明,地球的气候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可怕的新阶段。

根据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015 年《巴黎协定》气候变化,人类正在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地球变暖控制在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不超过 1.5°C 的温度。2024 年,地球上的温度超过该限制.

这不足以宣布已经越过巴黎阈值,因为该协议规定的温度目标是通过几十年来测量的,而不是超过 1.5°C 的短暂波动。

但刚刚发布的两篇论文使用了不同的衡量标准。这两项研究都研究了历史气候数据,以确定近期的非常炎热的年份是否预示着未来将突破长期变暖阈值。

令人震惊的是,答案是肯定的。研究人员表示,创纪录的 2024 年表明地球正在超过 1.5°C 的限制,科学家们超过了这个限制预测灾难性伤害到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

2024 年:许多高于 1.5°C 的第一年

世界各地的气候组织都认为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2024 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 19 世纪后期的平均气温高出约 1.6°C,当时人类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燃烧化石燃料。

地球最近也经历了个体月份高于 1.5°C 的升温标记。

但全球气温每年都在变化。例如,2024 年的气温飙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气候变化,但也是由年初的自然厄尔尼诺模式驱动的。这种模式目前已经消散,预计 2025 年将凉爽一点.

这些逐年波动意味着气候科学家不会认为任何一年超过 1.5°C 都不符合《巴黎协定》。

然而,今天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 1.5°C 时,即使是一个月或一年也可能意味着地球正在长期突破这一重要阈值。

来自六个组织的全球平均温度数据显示,2024 年是世界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也是第一个突破 1.5°C 大关的年份。(世界气象组织)

研究发现

这些研究由欧洲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他们解决了相同的基本问题:全球变暖超过 1.5°C 的一年是否是我们已经跨过《巴黎协定》门槛的警告信号?

这两项研究都使用观测和气候模式模拟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略有不同。

欧洲纸张,研究人员研究了历史上的变暖趋势。他们发现,当地球的平均温度达到某个阈值时,接下来的 20 年也会达到该阈值。

这种模式表明,鉴于地球去年升温了 1.5°C,我们可能已经进入了 20 年的变暖期,届时平均气温也将达到 1.5°C。

加拿大纸业涉及月度数据。去年 6 月是气温连续第 12 个月高于 1.5°C 的升温水平。研究人员发现,连续 12 个月高于气候阈值表明将长期达到该阈值。

这两项研究还表明,即使现在开始严格的减排,地球仍有可能超过 1.5°C 的阈值。

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鉴于这些发现,人类下一步做什么至关重要。

几十年来,气候科学家一直警告说,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源会释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导致地球变暖的气体。

但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990 年发布了第一份报告,世界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上涨约 50%.

简而言之,我们甚至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更不用说以所需的速度前进了。

科学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达到净零,才能结束全球变暖。即便如此,气候的某些方面也会继续更改许多世纪以来,因为一些区域性变暖,尤其是海洋变暖,已经被锁定且不可逆转。

如果地球确实已经超过了 1.5°C 大关,而人类想要再次低于阈值,我们将需要通过达到”净负排放“ – 从大气中去除的温室气体比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多。这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感受炎热

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感受到。对子孙后代的伤害将更加严重。

澳大利亚已经经历了升温 1.5°C,平均而言,自 1910 年以来。

我们独特的生态系统,例如大堡礁已经因为这种变暖而受苦。我们海洋更热海平面正在上升,冲击我们的海岸线并威胁到海洋生物。

丛林大火极端天气,尤其是热浪,是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这给自然、社会和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们超过温度阈值,预计丛林大火将更加频繁和严重。(Binikins/Canva)

但在黑暗中,有进步的迹象.

在世界各地,可再生发电量不断增长.化石燃料的使用已经在许多国家/地区投放.技术发展正在减缓污染行业的排放增长,例如航空建设.

但显然,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人类可以扭转局势

这些研究发人深省地提醒我们,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有多大的不足。

它们表明,我们必须紧急适应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发展。在所需的一系列变革中,较富裕的国家必须支持将承受最严重气候危害的较贫穷国家。而一些进展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需要做的远不止这些.

还需要进行重大转变,使我们的社会和经济脱碳。我们仍有希望的余地,但我们绝不能拖延行动。否则,人类将继续使地球变暖并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安德鲁·金, 气候科学副教授, ARC 21 世纪天气卓越中心,墨尔本大学利亚姆·卡西迪, 博士生,墨尔本大学

本文转载自对话根据 Creative Commons 许可。阅读原创文章.

宝宝起名 起名

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并给予反馈。
相关期刊推荐
湖北农机化

湖北农机化

农业基础科学 - 省级期刊

现代商业

现代商业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传媒科技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信息科技 - 省级期刊

内燃机与配件

内燃机与配件

动力工程 - 省级期刊

现代园艺

现代园艺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党史博采

党史博采

中国共产党 - 省级期刊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会计 - 国家级期刊

南方农业

南方农业

农业综合 - 省级期刊

花卉

花卉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业综合 - 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