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世界幸福报告揭示了共享膳食的重要性
分享餐点的重要性在各个文化中都得到认可,从犹太人的安息日大餐到斋月期间的开斋饭。
食物和社会关系之间的已知联系是古老的。英文单词 companion,法语科帕恩(朋友)和意大利语Compagno(partner) 来自拉丁语暨和帕尼斯– 字面意思是“带面包”。
中文术语 companion/partner (伙伴) 源于一个类似的术语 (火伴),字面意思是 “fire mate”,指的是在篝火上分享食物。
但是一起吃饭对我们的幸福有多重要呢?这是我和我的合著者在2025 年世界幸福报告.在我们的新数据和分析中,我们研究了人们分享餐点的频率与他们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感觉良好并体验到积极情绪之间的联系。
我们还记录了各国和地区之间在人们共享餐点的频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比较 2022-23 赛季的统计数据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关于与标准幸福感衡量标准一起用餐,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地区都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不仅更普遍的聚餐国家往往报告更高水平的幸福感,而且即使比较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人也是如此。
盖洛普民意调查询问了来自 142 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000 多人,他们在过去一周内与他们认识的人共进了多少次午餐和晚餐。各地区的分数差异很大。
拉丁美洲人分享大约三分之二的餐食,巴拉圭、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的居民报告说,他们平均每周分享餐食超过 10 顿。
在天平的底部,南亚和东亚国家的膳食共享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的人们平均每顿饭中只有不到一顿。
虽然几乎到处都存在共享膳食与健康之间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在某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强。
例如,对于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是独自用餐的人来说,在生活评估量表中开始分享大部分膳食(每周八次或更多次)的幸福感是很大的(生活评估量表是人们评判自己生活的方式,0 表示最差的生活,10 表示最好的生活)。
此提升相当于收入翻倍的影响.
然而,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这种影响只有后者的一半,在东南亚基本上为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
对于社会科学家来说,分享膳食的频率提供了社会联系(人们互动和相互联系的方式)的指标。与捕捉人们对社会福祉的主观感受的衡量标准不同,共享用餐的数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作为我们分析的基础。
虽然对友谊的解释或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发生变化,但与他人分享的用餐次数不会。
按地区和年龄分餐:
当然,分享更多膳食的人可能在许多其他方面有所不同,但即使我们考虑到性别、年龄、收入、独居和人们满足基本食物需求的能力等特征,共享膳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仍然很紧密。
虽然我们使用的全球数据是在 2022 年才推出的,但一些国家/地区收集有关膳食共享的信息的时间更长。
在美国,其中美国时间使用调查已经运行了 20 多年,但我们发现明确的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独自用餐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人。
今天,美国 18 至 24 岁的人在某一天独自吃每顿饭的可能性比 2003 年高出 90%。我们还发现,美国人至少吃一顿饭的人其他人报告说,那一天的快乐水平较高,压力、痛苦和悲伤水平较低。
在美国,餐食分享与情绪有何关联:
从我们的数据中,我们无法判断多吃一顿饭会带来多少幸福感提升,以及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因为已经很快乐而分享更多的饭菜,但可以合理地假设这不仅仅是后者。
这将反映出以前的研究,该研究显示了社会资本(有利于社会良好运转的社会关系网络)和面对面互动.
在一个越来越认识到孤独公共卫生问题重新思考我们如何围坐在桌子旁,以及多久聚一次,可以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来减少社交孤立并提高幸福感。
人们经常一起吃饭的机构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硬币的另一面是在家工作激增,这可能会提高孤独程度。
所以,如果你没有明天吃午饭的计划,也许现在是给你想花更多时间的人发消息的好时机。